LED行業起飛無疑 “黃金十年”將臨
日 期 【2016-01-23】 共閱讀 【6475次】
我們(LED業內)覺得行業大機會來了,其替代傳統照明是必然的,僅這個市場就會有上萬億市場規模。”在8月22日由上海證券報?中國證券網主辦的產業前沿(深圳)圓桌論壇上,瑞豐光電董秘柯漢華的簡短一言,在道出眾多行業人心聲的同時,或許還揭示了行業投資并購活躍的誘因。
洲明科技、瑞豐光電等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以及大成基金、寶盈基金、南方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致認為,新一輪行業并購整合潮不同于前幾年的產能擴張,此輪并購相對理性,主導力量都是行業龍頭企業,且差異化競爭態勢明顯,行業將進入“后競爭時代”。同時,在政策大力扶持、上游技術突破、價格下降、市場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推動下,LED行業起飛已無疑,未來十年則是黃金發展期。
不盲從的投資并購
上周,LED行業公司股價逆勢大漲,八成LED企業半年報業績報喜,并且機構二季度23億加倉16只LED個股,或是其催化劑。
今年以來,LED行業投資、擴產、并購異常活躍。
萬潤科技并購日上光電、飛樂音響并購北京申安、佛山照明并購勵寶光電、遠方光電并購先進光電、中京電子并購方正大……涉及LED行業的并購接踵而至,今年上半年共完成了11起并購交易,總金額35億元。
與此同時,三安光電投資百億欲做世界第一,華燦光電投資11.8億擴張外延片產能,國星光電預計今年年中封裝產能增加40%,勤上光電擬投資5億擴張主業…LED企業擴產的消息也不絕于耳。
這不禁令人回想起2010年至2011年時的LED行業,當時企業瘋狂擴張,但最終導致了之后幾年的產能過剩,行業低迷。這一次會否重蹈覆轍?
“從我們近期并購日上光電等來看,公司在并購方面是非常理性的。一則,公司最近幾年立足老本行,即封裝,并利用該優勢逐漸往下游延伸;二則,下游領域的擴充,又能進一步促進公司封裝產能的消化,因此目前及后續并購主要集中在下游,下游也將是未來公司的盈利點增長點。”萬潤科技財務總監卿北軍用實際案例及詳細戰略反駁了市場的質疑。
理性并購者不在少數。“第一,公司主業不會放棄,但是我們堅持認為公司并購會增加我們亮點。”茂碩電源董秘方吉檳說。
“我們現在好多企業都在找標的并購,你買了,你消化得了嗎?這是非常值得我們考量的。”洲明科技董事劉姣明確指出,洲明科技不會輕易進行并購,而如果并購,會在并購前反復思考,公司憑什么并購對方,能為對方帶來什么價值,“建議企業在并購前先把自身做強,再考慮做大。”
劉姣舉例,洲明科技并購了一家公司——雷迪奧,主要因這家公司一直在創意顯示方面做了很深的工作,能夠強化公司顯示方面業務。
整合中的起飛
回看LED行業發展歷程,從上世紀90年代正式投產至今,十多年來,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、創新能力缺乏等一直羈絆著行業的騰飛。
“正是因為同質化競爭、競爭殘酷,大家要想生存的話,規模又不大,只能靠整合,行業整合可能會進一步提速。”新一輪整合潮前,奧拓電子董秘楊四化認為,
行業根源仍未消除,而此輪整合將持續3-5年。不過,LED行業市場需求、技術空間等仍有很大部分空間待挖掘,“未來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好。”
“LED前景非常廣袤,不管中游封裝企業還是下游應用企業,都可以有路走。”劉姣也表示贊同。
然而,行業向好命題成立的情況下,何時是最好的布局時點?答案是現在!與會人士一致認為,當前是LED行業發展的最好時間點,同時也是LED企業做大做強的機會。首先,政策層面處于國家大力扶持的階段。此外,上下游市場需求經過前幾年的概念普及后,正在逐步增長,行業起飛正當時。
多家LED企業半年報顯示,繼2013年LED照明市場恢復增長后,受美國、歐盟、中國等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白熾燈淘汰計劃批量生效、成本降低驅動終端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,LED照明市場容量將顯著擴大且全面啟動并實現持續增長,未來3-4年將是LED照明市場滲透率上升最快的黃金發展期。同時,照明應用的快速增長,亦將帶動照明應用封裝元器件供需關系的改善。權威機構預計,2014年我國LED照明行業產值規模將增長58%,達到1800億元。
不過,行業整合、大發展時期,各企業間的差距卻越發明顯。此時,投資者如何在A股50余家LED企業中,選擇優秀標的呢?
對此,劉姣透露,她兩年前加盟洲明科技時,也是抱著投資人的想法進入的。兩年后,反思自己的投資思路,她依然認為,選擇LED企業應該遵循以下幾點:第一,看技術,這家企業的技術儲備情況,有沒有,有的話,是為當前的紅海血戰還是為了下一個高峰而準備;第二,看它的行業標桿是誰,如果是中國某小企業,那就算了;第三,看這家企業是否有長期扎根于這個行業的打算和野心,是否有十年、甚至百年計劃;第四,看團隊,是否充滿生命力;第五,看企業治理結構以及其內控體系是否能夠支撐其發展三到五年。
在楊四化看來,企業價值就是創造價值,看清楚這家企業的市場定位是否準確,毛利率、現金流情況如何,“只要選擇創造價值的企業,關注真正的價值所在,最終是會得到市場認可。